在刚刚结束的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上,中国选手表现惊艳,18岁小将李子明在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地两个项目中双双夺冠,成为首位在同一届世锦赛上包揽双金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,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中国队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战绩,也为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注入了强劲的信心。
本届世锦赛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,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齐聚阿尔卑斯山脉,角逐自由式滑雪六大项目的奖牌,尽管赛前天气预报显示比赛期间可能遭遇强降雪,但组委会通过调整赛程,确保了所有项目顺利完成,中国代表团共派出12名运动员参赛,最终以2金1银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第三位,仅次于传统强队美国和加拿大。
李子明的“破冰之战”
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堪称本届赛事最激烈的对决,李子明在首轮比赛中以一套包含双周偏轴转体1440度的高难度动作拿到89.30分,暂列第二,次轮,加拿大名将卢卡斯·哈珀凭借更稳定的落地反超至榜首意昂体育下载,关键的第三轮,李子明选择挑战此前从未在正式比赛中完成的“倒滑偏轴转体1620度”,并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裁判给出的93.75分,逆转夺冠意昂体育注册。“这个动作我练了两年,今天终于证明了自己。”赛后他哽咽着表示。
U型场地项目的胜利则更具统治力,预赛排名第一的李子明在决赛三轮动作中得分均超过90分,最终以95.50分的绝对优势夺冠,国际滑雪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施密特评价:“他的腾空高度比其他人高出近1米,这种技术优势令人印象深刻。”
女子组突破与遗憾并存
女子空中技巧项目中,22岁的张雨晴以0.5分之差惜败于美国选手艾玛·威尔逊,收获银牌,她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坦言:“最后一跳落地时重心稍偏,但能站上领奖台已经超出预期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张雨晴是该项目唯一使用全场最高难度系数5.0动作的选手,其勇气获得多国教练点赞。
而在大跳台赛场,卫冕冠军刘佳惠在训练中意外扭伤脚踝,带伤出战仅获第七名,队医透露,伤情预计需要4-6周恢复,不会影响下赛季备战。
新规则下的技术革新
本届赛事是国际雪联实施新评分体系后的首届世锦赛,裁判组首次将AI动作捕捉系统纳入评分辅助,通过三维建模分析运动员的转体角度和抓板时长,中国队领队王建国指出:“现在要求选手在难度和艺术表现力上更均衡,我们提前半年就调整了训练方案。”这一改变显然收效显著——除李子明外,中国队在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赛中也首次闯入前五。
冰雪运动“南展西扩”见效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参赛的中国选手中,有三人来自四川、云南等南方省份,19岁的云南选手吴浩在男子大跳台资格赛完成“反脚偏轴转体1260度”,虽未晋级决赛,却被外媒称为“未来之星”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表示:“通过‘北冰南展’计划,我们在成都、昆明等地建设的室内滑雪场已培养出大批后备人才。”
国际雪联主席约翰·埃利亚松特别提到:“中国用十年时间从参赛国变成奖牌争夺者,这种发展速度在冰雪运动史上罕见。”据官方数据,中国注册自由式滑雪运动员人数从2015年的不足200人增至目前的3200余人。
随着米兰冬奥周期的开启,各国已展开新动作研发,据悉,中国队在赛后将赴奥地利进行为期六周的高原训练,重点攻克“四周转体”等尖端技术,李子明在回国前向记者透露:意昂体育下载“我的目标是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完成偏轴1800度的运动员。”
这场雪域盛宴不仅展现了自由式滑雪运动的极限魅力,更标志着中国冰雪竞技实力的全面提升,当李子明身披国旗站在最高领奖台时,现场解说员的评价或许最能概括这一刻的意义:“这不仅是金牌的突破,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。”